長久以來,每到國三,就會有學科能力分組的問題,
唯一的ㄧ次常態,是實習那ㄧ年的免試入學方案,
不過,他們升上國三後,我就去當兵了。
後來幾屆到了國三都是能力分班,直到教育單位下令不能能力分班之後,
才開始有所謂的"學科能力分組",直到現在,
算一算也有十幾年了吧。
十年前,當我身為教學組長時,就曾經首創,
在二升三導師的升學會議上,提出"先決定分不分組,再決定如何分組"的議題,
有別於以往,開會就是為了要分組,那ㄧ次的會議雖然最後還是決議要分組,
但是至少表達了我對分組的看法。
這一屆真是特殊的ㄧ屆,早在國二上露營活動晚上的檢討會時,
有老師率先提出了不分組的構想,並尋求支持,
理由是分組後,B組的秩序難控管,且對中等程度的同學不公平,
在場獲得許多老師的支持。
後來在編班會議上,表決要不要分組時,以超過半數,
決定了這一屆史無前例的不分組常態教學。
不過在學校的升學考量上,不分組的時間為正常的1~7節,
而補救教學(8~10節)仍然維持分組狀態,
以致於暑假前,同樣歷經了許多風風雨雨,
幸好都沒能改變不分組的事實。
如今,到了基測前的自修時候,不免俗的還是要全天分組,
也就是神奇的國三正常教學結束了,
是該做ㄧ下檢討的時候了。
有人問我:今年有沒有敎A組?
我總是回答:我的三個班都是A組。
是的,我比以往上A組更用心,
像國二時敎自己班ㄧ樣,抄筆記,考小考,
而他們也用成績來回報我(平均成績名列前矛),
雖然沒辦法讓每一位同學都考到90分,
但是可以讓大部分願意唸書的同學認真學習,
我覺得我上的很快樂。
比以往上A組還快樂。
如果可以重新再做ㄧ次選擇,
我依然不悔我的決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